常有人问:读了那么多的书,终究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,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,组建一个平凡的家庭,如此这般。那一个人读书的意义,究竟又是什么呢?
一、读书使人虚心,不固陋,不偏执。
读书越少,人越容易过得痛苦;读书越多,人才会活得越通透。
一个人书读得不多,见识难免会受限,结果就是受着眼前生活的禁锢。稍微遇到一点儿不顺,就极易消极悲观,郁郁寡欢,让自己困在情绪里。
《生活的艺术》里说:人一定要时时读书,不然便会鄙吝顽腐,顽见俗见生满身上,一个人的迂腐,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。而只有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,修心养性,才能摆脱鄙俗和顽固。
二、书中未必有黄金屋,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。
查理·芒格说:“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,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,一个都没有。”
读书,就是使你拥有打破人生边界的底气,积累不断超越自我的资本。
一个人越是想要精进,越需要书本的沉淀和文化的加持。你只有不停地读书,才能不断提升自我,将人生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
三、书或许不能解决眼下的难题,但它会给你冲破困难的力量。
畅销书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作者岸见一郎,曾因心肌梗塞终日卧床。那段时间,他白天焦虑,晚上失眠,觉得人生失败不堪,甚至一度想要自杀。后来,他开始阅读各种书籍,从希腊哲学著作到莎士比亚戏剧,一读就是8年。通过大量的读书,他以文字疗愈伤痛,获得内心平和,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。
阅读,成了他平凡人生的救赎。焦虑不安时,读书能抚平你的一切烦恼;迷茫彷徨时,读书能为你指明方向;为生活琐事而困顿时,读书能让你开怀释然。无论你的人生正面临着什么,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四、别抱怨读书的苦,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。
白岩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不读书,你拿什么和别人拼?”
我有个表弟,觉得学习太苦了,初中没念完,就选择了辍学。由于年龄还小,辍学之后的表弟,只好选择到一家修车店当学徒。可也没坚持多久,又跟着别人跑到工厂里。在流水线上,像个机器人一样,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的工作。
在工厂里工作多年,随着年龄越来越大,他越来越不安,觉得这种工作既没钱,更没有自由。这时他才发现,因为没学历,知识又匮乏,选择工作的权利根本就不在自己手上。只能自己一个人整天愁眉苦脸,对生活感到无能为力。
很多人都说,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,但现实却是,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,读书就是最快的捷径。不读书的人,目之所及,就是全世界。读书的人,才能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之外,还有一个更光鲜明亮的远方。而读书,就是通向那个世界的康庄大道。所以,别抱怨读书苦,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。
好好读书,用书本的厚度去丰富自己的生活,垫高自己的人生。
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